馬封
基本解釋
舊時交由驛站寄遞的緊要文書的封套。《文明小史》第五八回:“ 黃世昌 一見,是紫花印的馬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 繼之 道:‘只要用個馬封,面上標著“ 通州 各屬沿途探投勘荒委員”,沒有個遞不到的。’”《老殘游記》第七回:“ 東造 一面將致 姚云翁 的一函,加個馬封,送往驛站。”
成語(Idiom):馬封(mǎ fēng)
發音(Pronunciation):mǎ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對馬兒的封賞,比喻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的嘉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封是由“馬”和“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在古代,馬是軍事力量的象征,而封賞則是對功績的獎勵。因此,馬封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的嘉獎和獎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封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的表彰和獎勵。可以用在贊揚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并且得到了應有的認可和獎勵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嬰的大夫,他在軍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表現。晏嬰善于騎馬作戰,他的戰馬非常出色,每次戰斗都能立下赫赫戰功。為了表彰他的杰出表現,齊國國君將一匹千里馬賜給了晏嬰,并封他為大夫。從此,人們就用“馬封”來形容對有才能有功勞的人的嘉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封”的結構是“主語 + 謂語”。主語是指被嘉獎的人,謂語是指嘉獎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的工作表現非常出色,因此得到了老板的馬封。
2. 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國家體育總局的馬封。
3. 學生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得到了老師的馬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要記憶成語“馬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想象一匹英姿颯爽的戰馬,代表有才能、有功勞的人。
2. 想象國君將一匹千里馬賜給有功勞的人,代表對其的嘉獎和獎勵。
3. 將“馬封”這個詞語和上述想象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形象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馬封”,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古代戰爭、軍事文化和古代社會制度的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語的含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表彰和獎勵有關的成語,如“錦上添花”、“桃李滿天下”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在班級比賽中拿到了第一名,老師給了他馬封。
2. 初中生:我在學校的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校長給我馬封。
3. 高中生:我在全國數學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得到了教育部的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