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位
基本解釋
(1).逾越位次。《孟子·離婁下》:“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踰階而相揖也。” 朱熹 集注:“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
(2).謂任職;在職。 漢 王鳳 《薦辛慶忌》:“ 慶忌 前在兩郡,著功跡。徵入,歷位朝廷,莫不信鄉。” 晉 石崇 《思舊引》序:“余少有大志,夸邁流俗,弱冠登朝,歷位二十五。”
(3).指所任官職達到的地位或品階。《漢書·張延壽傳》:“ 延壽 已歷位九卿,既嗣侯,國在 陳留 ,別邑在 魏郡 ,租入歲千餘萬。”
成語(Idiom):歷位
發音(Pronunciation):lì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歷經各種職位或經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歷位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歷”意為經歷,歷經,而“位”意為職位。歷位的基本含義是經歷或歷經各種職位。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職業生涯或人生道路上經歷了多個職位或經歷了許多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歷位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各種場景中,特別是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經歷了許多職位或經歷了多種事情的情況。它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的經歷豐富,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和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歷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場。在古代,官員們通常需要歷經多個職位才能達到更高的地位。歷位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官場文化中衍生出來的,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官場中歷經多個職位的經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歷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歷”是動詞,表示經歷;“位”是賓語,表示職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歷位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2. 這位老師歷位多個學校,對教育有著深厚的理解和獨特的見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歷位這個成語:
1. 將歷位這個成語拆分為兩個部分:歷和位。歷可以聯想到歷史、經歷,而位可以聯想到職位、地位。通過聯想這些相關的詞語,可以幫助記憶歷位的含義。
2. 可以將歷位這個成語與一個具體的故事聯系起來,例如一個人在工作中歷經了多個職位的故事。通過將成語與故事聯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歷位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官場文化相關的成語,如“宦海沉浮”、“官運亨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歷位過很多職位,現在是一名退休的老師。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歷位各種職位,擁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
3. 高中生:在大學期間,我計劃參加各種社團和實習,歷位不同的角色,豐富自己的經歷。
4. 大學生:我希望能夠在畢業后歷位不同的工作崗位,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職業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