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馬病
基本解釋
猶犬馬之疾。 南朝 宋 鮑照 《與伍侍郎別》詩:“子無金石質,吾有犬馬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以犬馬病,勞夫子久待,萬慮不寧。”
成語(Idiom):犬馬病(quǎn mǎ bìng)
發音(Pronunciation):quǎn mǎ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犬馬等動物有著深厚感情,對它們關心備至,甚至超過對人的關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犬馬病是由“犬”和“馬”兩個動物組成的,表示對犬和馬這兩種動物有著深厚的感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對動物的關心和愛護超過對人的關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善良、關心他人,甚至對動物都有著特別的情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工作非常熱愛,并且投入了很多心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犬馬病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僖公二十二年》篇中。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僖公病重,他的狗和馬非常擔心他,日夜守在他的床前。當僖公病好后,他對狗和馬非常感激,并且對他們關心備至,像對待親人一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犬馬病由兩個動物名稱組成,表示對這兩種動物有著深厚感情,喻指對動物或某種事物的關心和愛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狗犬如家人一樣,真是患了犬馬病。
2. 她對教育事業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可以說是患上了犬馬病。
3. 他對馬術非常熱愛,可以說是患上了犬馬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犬馬病與對動物的關心和愛護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對狗和馬非常關心備至,就像患上了一種病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動物的情感和關愛的表達方式,以及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對動物的描寫和贊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非常喜歡狗狗,每天放學后都會去公園陪它們玩,我好像患上了犬馬病。
2. 初中生:我對馬術特別感興趣,每個周末都去馬術俱樂部學習,可以說是患上了犬馬病。
3. 高中生:我志愿參加了一個關愛流浪動物的志愿者組織,每個周末都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狗狗和貓咪,我覺得我患上了犬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