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杖
基本解釋
亦作“ 龍仗 ”。典出《后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費長房 者, 汝南 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 長房 乘杖,須臾來歸,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顧視則龍也。”后因以“龍杖”美稱竹杖。 唐 駱賓王 《出石門》詩:“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宋 陶穀 《清異錄·驕龍杖》:“天師 杜光庭 驕龍杖,紅如猩肉,重若玉石……相傳是仙人留賜。” 元 謝宗可 有《龍杖》詩。
成語(Idiom):龍杖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權杖,也用來形容執掌權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杖是由“龍”和“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指代權力和權杖。在古代,龍被視為神圣的象征,而杖則代表著掌權者的權力。因此,龍杖成語用來形容掌握權力的人或象征權力的物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杖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政治、管理和領導方面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政府官員、企業領導或其他有權力的人。此外,它還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具有權威性的物品,如國王的權杖或皇帝的玉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龍杖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中國,龍被認為是最高的神圣生物,代表著皇權和權力。而杖則是掌權者的象征,用來顯示其身份和地位。因此,龍杖這個成語就是將龍和杖結合起來,用來形容權力和權杖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杖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龍”和“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手握著龍杖,統治著整個帝國。
2. 這位總裁手中的龍杖讓他成為了公司的領導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位權力極大的國王手持龍杖,掌控著整個國家。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權力和政治制度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古代帝國的組織結構和統治者的權力象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手中的龍杖讓她成為了班級的領導者。
2. 初中生:學校領導手握龍杖,管理著整個學校。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手中的龍杖代表著他們的權力和責任。
4. 大學生:公司老板手中的龍杖掌控著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
5. 成年人:國王手握龍杖,治理著整個王國的國家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