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盤
基本解釋
亦作“ 龍蟠 ”。1.如龍之盤臥狀。形容雄壯綿延的樣子。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鐘山 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 歷陽 樹。” 明 徐復祚 《投梭記·逆節》:“王氣龍蟠,奄有 長江 半,指日 江 東應納款。” 陳去病 《夜宿張家口獨步通橋望月》詩:“門外有長橋,蜿蜒如龍蟠。”參見“ 龍蟠虎踞 ”。
(2).形容書法飛動而蒼勁有力。《晉書·王羲之傳論》:“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3).喻豪杰之士隱伏待時。《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襲 避亂 荊州 , 劉表 待以賓禮。同郡 繁欽 數見奇於 表 , 襲 喻之曰:‘吾所以與子俱來者,徒欲龍蟠幽藪,待時鳳翔。’” 晉 張協 《七命》:“ 沖漠公子 含華隱曜,嘉遯龍盤,翫世高蹈。”《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標牓風流,遠明 管 樂 。初九龍盤,雅志彌確。” 李善 注:“《周易》曰:‘初九,潛龍勿用’……《方言》曰:‘未升天之龍,謂之蟠龍。’”
成語(Idiom):龍盤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蜿蜒曲折、綿延不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盤是由“龍”和“盤”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龍曲折地盤旋。形容事物曲折、綿延不絕,常用來形容河流、山脈等自然景觀的曲折蜿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盤常用來形容河流、山脈等自然景觀的曲折蜿蜒。也可以用來形容文章、道路、思路等的曲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中有一句話:“龍盤于淵,其道窮也。”這句話形容了龍蜿蜒曲折的形態,后來成為了成語“龍盤”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介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小溪龍盤曲折,風景十分優美。
2. 這篇文章的邏輯龍盤曲折,讓人讀起來很費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龍的形象與曲折的形態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可以想象一條龍在空中盤旋,形成曲線的形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自然景觀相關的成語,如“山清水秀”、“水波不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河彎彎曲曲,像一條龍盤在山間流淌。
2. 小學生:這條小路龍盤曲折,我們走了很長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3. 初中生:這篇文章的論述思路龍盤曲折,讀起來有點難懂。
4. 高中生:這部小說的情節龍盤曲折,令人捧腹大笑。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