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志
基本解釋
(1).正確的思想。《荀子·解蔽》:“壹于道則正,以贊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
(2).正當的志向。《漢武帝內傳》:“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師,遂欲毀其正志。” 元 袁裒 《求志賦》:“求正志之所藴兮,庶無忝於祖武。”
(3).端正志向。 宋 張載 《正蒙·三十》:“以 孔子 之圣而下學於困,則其蒙難正志,圣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及知而天獨知之者矣。”
成語(Idiom):正志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堅定的意志和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正”表示正確、直接,而“志”表示意志、決心。正志指的是一個人堅定的意志和決心,追求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并且不受外界干擾的能力。這個成語強調個人的毅力和決心,意味著不輕易放棄,堅持到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志這個成語常常用于鼓勵他人或自我激勵,特別是在面臨困難或挑戰時。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追求某個目標或事業時堅定不移的決心,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堅持不懈努力的贊賞和鼓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志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告子上》。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個關于學習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學生問孟子:“為什么有些人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卻不好?”孟子回答說:“學習的關鍵在于正志,如果你能保持堅定的意志和決心,就一定能夠取得好的成績。”這個故事強調了正志的重要性,并且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志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形容詞“正”表示正確、直接,名詞“志”表示意志、決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一直保持著正志,從不輕易放棄。
2.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堅持正志,努力克服困難。
3. 他的正志和努力使他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正志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正志的發音“zhèng zhì”與“正直”進行聯想,正直的人通常也會有堅定的意志和決心。
2. 將正志的意思與堅持不懈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在困難面前保持著堅定的意志和決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正志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之相關的成語,比如“志存高遠”、“志同道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要努力學習,保持正志,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2. 初中生(13-15歲):面對高中的學習壓力,我要堅持正志,不放棄努力。
3. 高中生(16-18歲):我立志成為一名醫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要保持正志,努力學習醫學知識。
4. 大學生(19-22歲):在創業的道路上,我要堅持正志,不怕困難,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