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蒸
成語(Idiom):藜蒸(lí zhēng)
發音(Pronunciation):lí z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種烹飪方法,用藜麥蒸熟食物。比喻將一種東西處理得過分細致、過分講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藜蒸這個成語的本義是指一種烹飪方法,即用藜麥蒸熟食物。藜麥是一種粗細不均勻的糧食,蒸煮后成為糊狀,因此藜蒸也指將一種東西處理得過分細致、過分講究。比喻事情做得過于瑣碎,過分講究細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藜蒸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形容人過分追求完美,過分講究細節,不重視大局。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了實質問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藜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個叫藜蒸的人,他非常追求完美,做事非常講究細節。他喜歡把一些平常的事情處理得非常細致,比如吃飯時,他會把米飯用藜麥蒸熟,然后剁碎成糊狀食用。他的做法被人們視為過分追求完美,因此后來人們用“藜蒸”來形容過分講究細節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藜蒸的人,連一封簡單的郵件都要反復修改。
2. 這個項目經理太藜蒸了,總是在一些小細節上糾結,卻忽略了整體進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藜蒸”的發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在廚房里用藜麥蒸煮食物,然后細心地剁碎成糊狀,這個過程非常細致,就像這個成語的含義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瑣屑不堪”、“千篇一律”等,來擴大對過分追求細節的描述詞匯的掌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藜蒸的孩子,他在畫畫時總是一點一點地涂色,非常仔細。
2. 小學生:老師說小紅是個藜蒸的學生,她寫作業總是要求每個字都寫得非常工整。
3. 初中生:班里的班長很藜蒸,他總是在組織活動時把每個細節都安排得很完美。
4. 高中生:老師說我們要寫一篇關于環保的作文,但有些同學太藜蒸了,只注重字數和格式,卻沒有真正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5. 大學生:我們的項目組長是個藜蒸的人,他總是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以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