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辰
基本解釋
古代謂五星分主四時(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屬四時),故稱四時為“五辰”。《書·皋陶謨》:“撫于五辰,庶績其凝。” 孔 傳:“言百官皆撫順五行之時,眾功皆成。” 孔穎達 疏:“五行之時即四時也。” 黃生 《義府·五辰》:“五行之精,上為五星。五辰,即五星也。五行旺于四時,故謂四時為五辰。” 南朝 梁元帝 《請于州立學校表》:“撫五辰而建五長,播九德而導九州。”
成語(Idiom):五辰 (wǔ chén)
發音(Pronunciation):wǔ c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時間的早晨,也泛指早晨的時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辰是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為兩個小時,五辰即為早晨的時光。此成語用來形容清晨的時光,意味著一天剛開始,萬物復蘇,充滿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早晨的景象、氛圍或者活動。也可以用來形容新的一天的開始,充滿希望和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辰一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既以五辰,乃以大司寇。”意思是“早晨時分,就任命大司寇”。這個故事講述了昭公在早晨時分任命大司寇的情景,因此“五辰”一詞逐漸演變為表示早晨的時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清晨的五辰,陽光透過云層灑在大地上。
2. 每天早上起床,我都喜歡在五辰時分去晨跑。
3. 五辰的時光是我最喜歡的,它給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動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辰”與早晨的陽光聯系起來,想象在五辰時分,陽光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新的希望和活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旭日東升”、“日出而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五辰的時候,我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去公園玩耍。
2. 初中生:每天早晨五辰時分,我都會做早操來鍛煉身體。
3. 高中生:五辰的時光是我最喜歡的,它給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動力。
4. 大學生:在五辰時分,我會靜靜地坐在陽臺上,享受寧靜的早晨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