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疾
痞疾(pǐ jí)
發音(Pronunciation):pǐ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行為舉止或言辭狂妄自大、傲慢無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痞疾是由痞(指狂妄自大、傲慢無禮的人)和疾(指疾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形容人的行為舉止或言辭傲慢自大,像得了一種疾病一樣,無法自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傲慢自大、狂妄無禮的行為或言辭。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痞疾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王敦是晉朝時期的一位權臣,他傲慢自大,對待人民殘暴無情。后來,王敦叛亂失敗,被追殺時,他的妻子哭著說:“我家的痞疾終于要死了!”從此,痞疾成為了形容人的傲慢自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痞疾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痞”和“疾”兩個詞組成,痞疾之間有明確的修飾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狂妄自大讓人覺得他得了痞疾。
2. 這個人一點禮貌都沒有,簡直就是個痞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得了一種奇怪的疾病,變得傲慢自大,行為舉止不可理喻,就像得了痞疾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傲慢自大相關的成語,如狂傲自大、目中無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傲慢自大就像得了痞疾一樣。
2. 初中生:這個人的行為舉止狂妄自大,簡直就是個痞疾。
3. 高中生:他的言辭傲慢無禮,像得了一種痞疾一樣,讓人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