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舌敝耳聾
發音(Pronunciation):shé bì ěr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過多,聽不進他人的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舌敝耳聾是一個由“舌敝”和“耳聾”兩個成語組成的合成成語。其中,“舌敝”指的是舌頭疲勞過度,說話過多,而“耳聾”指的是耳朵聽不見聲音。合在一起形成了“舌敝耳聾”這個成語,意味著說話太多,而不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過于喜歡說話,而不愿意傾聽他人的建議或意見。它可以用于諷刺那些自以為是,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舌頭疲勞過度,而導致耳朵失去聽覺的故事。這個故事反映了人們過于口若懸河,不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最終導致自己孤立無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舌敝耳聾是一個由兩個成語組成的合成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說話太多了,已經舌敝耳聾了,根本不聽別人說什么。
2. 他總是舌敝耳聾,不愿意聽取他人的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舌頭疲勞過度,說話過多,而導致耳朵失去聽覺,聽不見他人的聲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言辭、傾聽相關的成語,如“閉口不言”、“耳濡目染”等,以豐富對語言和溝通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的班長總是舌敝耳聾,從來不聽我們的意見。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在班會上總是舌敝耳聾,不愿意聽老師的建議。
3. 高中生:有些政治家就像舌敝耳聾,只會自己說話,不聽民眾的聲音。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舌敝耳聾的人往往無法與他人有效溝通,影響團隊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