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神
基本解釋
掌管、守護某個地方的神。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五:“ 蔣子文 者…… 漢 末為 秣陵 尉,逐賊至 鐘山 下,賊擊傷額,因解綬縛之,有頃遂死。及 吳 先主 之初,其故吏見 文 于道,乘白馬,執白羽,侍者如平生。見者驚走。 文 追之,謂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 宋 洪邁 《夷堅庚志·真如院藏神》:“ 宇文子英 尚書表弟 李生 ,亦繳耳被觸,刀刃在中。困臥之際,夢土地神為出之。”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韓昌黎為土地神》:“今翰林院及吏部所祀土地神,相傳為 唐 之 韓昌黎 。”
英文翻譯
1.gnome
成語(Idiom):土地神 (tǔ dì shén)
發音(Pronunciation):tǔ dì sh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土地神是指土地的守護神,也用來形容對土地極為熟悉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地神一詞源自中國古代的土地信仰,人們將土地視為自然界的神靈,土地神則是土地的守護神。在成語中,土地神用來形容對土地極為熟悉的人,表示他們對土地的了解非常深入。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農民或農村出身的人對土地的了解和熱愛。也可用于形容對某個領域非常熟悉的專家或行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土地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農民因為對土地非常了解,被人稱為“土地神”。這個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形容對土地熟悉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土地”和“神”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農民,對土地非常熟悉,真可以稱為土地神。
2. 這位科學家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經達到了土地神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土地神”想象成一個農民頭戴稻草帽,手拿犁耕地的形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土地信仰和農耕文化的知識,以深入理解“土地神”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農村長大的我,對土地神非常敬仰。
2. 初中生:爺爺是個農民,他是真正的土地神,懂得如何種植作物。
3. 高中生:這位老師對歷史非常了解,簡直是歷史領域的土地神。
4. 大學生:他是一位農業專家,被譽為現代農業領域的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