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目無睹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mù wú d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眼睛看到了,但心里卻不留意,不在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有目無睹是指眼睛看到了,但心里卻沒有留意,不在乎。形容對事物漠不關心,不加注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重要事情漠不關心,不重視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對美景、珍貴的事物不加珍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有一位叫李旺的人,他常常到市場上買東西。一天,他在市場上看到一只蒼蠅飛來飛去,他眼睛看到了,但心里卻沒有留意,不在乎。后來,他買回家的東西里竟然有一只蒼蠅。他非常后悔,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從此以后,人們用“有目無睹”來形容對事物漠不關心,不在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成語,由“有”、“目”、“無”、“睹”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自己的學業有目無睹,從不認真對待。
2. 這個人對別人的困境完全有目無睹,沒有一點同情心。
3. 雖然身處美景之中,但他卻對周圍的一切有目無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拆分為兩部分,有目和無睹。有目表示看到,無睹表示不在乎。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眼睛看到了某個事物,但心里卻沒有留意,不在乎的場景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目相關的成語,如“目不忍睹”、“目光如炬”等,可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告訴他我考了第一名,他卻有目無睹地繼續玩手機。
2. 初中生:老師講了那么多關于環保的知識,但有些同學卻對此有目無睹。
3. 高中生:他對班級的事情總是有目無睹,從不關心同學們的困難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