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撮
基本解釋
猶討摘。《法苑珠林》卷一一八:“搜檢條章,討撮樞要,緝綴紙筆,具列前篇?!?/p>
成語(Idiom):討撮(tǎo cuō)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c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爭吵、爭斗、爭執不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撮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即“討”和“撮”。討的意思是爭取、爭吵,撮的意思是爭斗、爭執。討撮的含義是形容人們為了爭奪利益或觀點的不同而爭吵不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撮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的爭吵、爭斗情景,特別是因為利益沖突或觀點不合而引發的爭執??梢杂糜诿枋黾彝?、工作、學校等各種場合中的紛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討撮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位智者。相傳,這位智者在一個小鎮上聽到兩個鄰居因為一塊土地的歸屬問題而爭吵不休。智者走過去,對他們說:“你們為了一塊土地而討撮不休,何不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好好商量解決呢?”智者的話讓兩個鄰居反思自己的行為,最終他們決定和平解決爭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為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討撮了好幾個月。
2. 這個班級的同學經常因為小事討撮,關系很緊張。
3. 兩個國家為了邊境問題討撮了好幾年,最后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討撮”拆分成兩個動作,即“討”和“撮”。可以想象兩個人為了爭奪一件東西而爭吵不休的情景,用這種圖像化的方式來記憶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爭吵、爭斗相關的成語,如“爭風吃醋”、“爾虞我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上的同學經常因為玩具討撮,老師都要來勸架。
2. 初中生(12-15歲):我和我的好朋友因為一個誤會討撮了一段時間,后來才發現原來是誤會。
3. 高中生(15-18歲):班級里的同學為了年級第一名的競爭討撮不休,氣氛很緊張。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實習的時候,同事之間因為工作分配問題討撮了好幾天,影響了整個團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