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器
基本解釋
農具。《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命農計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漢書·循吏傳·龔遂》:“諸持鉏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季冬講武,習射御;出五穀種,計耦耕,具田器。”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四節:“ 呂后 時,下令禁止把銅、鐵、田器、母畜賣給 南越 ,引起 南越 的不滿。”
成語(Idiom):田器(tián qì)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具和農田,比喻自己的家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器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田”指田地,代表農田;“器”指農具,代表農民使用的工具。合在一起,成語“田器”比喻自己的家產,即擁有的土地和財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的財產或家業。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的財富或所擁有的財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田器”來源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故事中,晉國的昭公某次聽說齊國的國君齊桓公要來晉國做客,于是他非常擔心自己的財產不夠豐富,無法接待齊桓公。于是昭公找到他的臣子公叔文子,向他借了一些田地和農具,以顯示自己的富有。后來,人們就用“田器”來形容個人的財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的田器豐富,是個富有的農民。
2. 我們應該努力工作,爭取擁有自己的田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自己擁有豐富的農田和農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聯想到農民種植莊稼的場景,以及農具是農民勞動的工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農田和農具相關的成語,例如“寸草不生”、“鋤禾日當午”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家有很多田地和農具,他們一家人都很富有。
2. 初中生:雖然他在城市里工作,但他家的田器依然豐富,是個有錢人。
3. 高中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田器代表著一個人的財富和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