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疾
基本解釋
(1).指狂、矜、愚三種不良氣質。《論語·陽貨》:“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2).指好色、好貨、好勇三種惡習。 宋 邵博 《邵氏聞見后錄》卷一二:“好色,好貨,好勇,是諸侯之三疾也。”
成語(Idiom):三疾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類生活中的三種疾病,即癆病、瘧疾和梅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疾是古代醫學上對人類生活中常見的三種疾病的統稱。癆病是指肺結核,瘧疾是由蚊蟲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梅毒是一種性傳播的慢性感染病。這三種疾病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疾常用于描述人類生活中的常見疾病,可以用于醫學討論、健康教育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是古代著名的醫學家,他在與倉公的對話中提到了三疾,用以形容人類生活中常見的疾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疾是由“三”和“疾”兩個字組成的,構成一個形容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患有三疾,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
2. 這個地區常見的疾病主要有三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疾”與“三種常見疾病”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癆病、瘧疾和梅毒的醫學知識,了解其癥狀、傳播途徑和治療方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得了三疾,需要吃很多藥才能康復。
2. 初中生:三疾在古代是很常見的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3. 高中生:我們在生物課上學到了關于三疾的知識,了解了這些疾病的危害和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