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亞
基本解釋
(1).彼此相當的;不相上下的。 宋 韓奇 《和袁陟節推龍興寺芍藥》詩:“仙家冠子鏤紅云,金線粧治無匹亞。” 宋 張戒 《歲寒堂詩話》卷上:“﹝ 劉隨州 ﹞與 杜子美 并時,其得意處, 子美 之匹亞也。”
(2).配偶。 宋 黃庭堅 《寄陳適用》詩:“新晴百鳥語,各自有匹亞。”
成語(Idiom):匹亞(pǐ yà)
發音(Pronunciation):pǐ y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匹亞是一個古代的度量詞,表示一匹馬的數量。在成語中,匹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相對平凡或普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匹亞一詞源于古代度量詞“匹”,意為一匹馬。在成語中,匹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平凡普通,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匹亞多用于貶義,表示對人或事物平庸、普通、不出眾的評價。常用于形容人才、技藝、能力等方面的缺乏或不足。例如,你這個人真是匹亞,連一點特長都沒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匹亞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馬匹的使用。古代馬匹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用來拉車、載人等。而匹亞這個詞則用來表示一匹馬的數量,后來引申為形容人或事物平凡普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匹亞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藝真是匹亞,一點都不出眾。
2. 這個餐廳的菜味道很匹亞,沒有什么特色。
3. 這部電影的劇情平平,可以說是一部匹亞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匹亞”想象成一匹普通的馬,來幫助記憶。馬匹平凡普通,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就像成語中所描述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度量詞的使用方法和其他相關成語,如“匹馬單槍”、“匹夫之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畫畫水平真是匹亞,跟其他同學相比差太多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學生雖然成績平平,但是他的努力不可小覷,不應該被貼上匹亞的標簽。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電影雖然被評為匹亞之作,但是它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對觀眾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在職場上,平庸的表現只能讓人成為匹亞,而不會得到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