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面皮
沒面皮(Méi Miàn Pí)
發音:méi miàn pí
基本含義:指人不顧臉面、不顧他人感受,不顧道義和道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
詳細解釋:沒面皮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無視道義和他人感受,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目的不擇手段的行為。這個詞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不講道義、不顧他人感受的人。
使用場景:這個詞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形容一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或者形容一個人無視他人感受、不講道義的行為。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如工作、學習、社交等等。
故事起源: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據說,有一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地傷害了許多人,他的臉上就沒有了面皮,所以人們就用“沒面皮”來形容他這種行為。
成語結構:成語“沒面皮”的結構是“沒+面皮”,其中“沒”是副詞,表示沒有,而“面皮”指的是人的臉面,也可以理解為道義、道德、人情等。
例句:
1. 他為了升職,不惜傷害他人,真是沒面皮。
2. 這個人竟然向老板告狀,真是沒面皮。
記憶技巧:記憶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沒”和“面皮”分開記憶,理解“沒”表示沒有,而“面皮”指的是人的臉面或道義。
2. 可以想象一個人臉上沒有了面皮,形象地表示這個人沒有道義和道德。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沒面皮”相關的成語,如“沒皮沒臉”、“不要臉”等,可以深入學習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不擇手段地作弊考試,真是沒面皮。
2. 中學生(13-18歲):他為了贏得比賽,不顧他人的感受,真是沒面皮。
3. 大學生(19-22歲):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地追求女生,真是沒面皮。
4. 成年人(23歲以上):他為了升職,不惜傷害他人,真是沒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