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
基本解釋
(1).一只眼睛;獨眼?!稌x書·殷仲堪傳》:“父病積年, 仲堪 衣不解帶,躬學醫術,究其精妙,執藥揮淚,遂眇一目?!薄?a href="/r_ci_d537d848afe66ea65a9da42a01beb74d/" target="_blank">南史·王偉傳》:“ 元帝 求而視之,檄云:‘ 項羽 重瞳,尚有 烏江 之敗; 湘東 一目,寧為 赤縣 所歸?!鄞笈?。”按, 南朝 宋 劉彧 封 湘東 王,獨眼。
(2).一個網眼?!?a href="/r_ci_6dbde47615caac29cd51231b075a955c/" target="_blank">淮南子·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一目也?!?漢 禰衡 《鸚鵡賦》:“雖綱維之備設,終一目之所加?!?br>(3).一眼望去。 宋 朱熹 《題翠壁》詩:“孤亭一目盡天涯,俯瞰煙村八九家?!?/p>
成語(Idiom):一目(yī mù)
發音(Pronunciation):yī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眼就能看清楚,形容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一眼就能看清楚事情的全貌,不需要再花時間細細觀察。表示對事情的了解很深刻,洞察力很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問題、情況或人的了解非常透徹,能夠迅速抓住重點。也可以用來形容對美景的欣賞或藝術品的鑒賞能力很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猛傳》中有一則故事。王猛是晉朝的一個將軍,他曾經被派去平定叛亂,但是他只是一眼就看出了叛亂的根源所在,立刻采取了正確的措施解決了問題。后來,人們就用“一目”來形容他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了解得非常透徹,一目就能看出問題所在。
2. 這幅畫的畫面非常細膩,一目就能感受到畫家的才華。
3. 他是一位資深的老師,一目就能看出學生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用一只眼睛就能看清楚整個世界,表示這個人的眼光獨到,洞察力很強。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洞若觀火”、“一針見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講解得很清楚,一目就能明白。
2. 初中生(13-15歲):他對數學很擅長,一目就能看出解題的思路。
3. 高中生(16-18歲):他對文學很有研究,一目就能看出一篇文章的主旨。
4. 大學生(19-22歲):他是個有遠見的人,一目就能看出市場的發展趨勢。
5. 成年人(23歲以上):他是一位資深的投資人,一目就能看出一個項目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