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冠
成語(Idiom):髫冠
發音(Pronunciation):tiáo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孩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髫冠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髫”和“冠”兩個字組成。髫指的是嬰兒的頭發,冠指的是古代兒童的發飾。髫冠合在一起,表示一個孩子頭發長而未剪,戴著兒童發飾的樣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年幼的孩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髫冠一詞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可以用來形容年幼的孩子,表達對孩子天真可愛、純真無邪的贊美之情。在口語中使用較少,更常見于文章、詩歌等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小雅·髫髟》是髫冠這個成語的來源。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年幼的孩子,頭發長而未剪,戴著兒童發飾,形象地展現了孩子的可愛和純真。后來,人們就用“髫冠”來形容年幼的孩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詞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還只是個髫冠小子,不懂事。
2. 這個髫冠少年天真可愛,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髫冠的形象,想象一個頭發長而未剪、戴著兒童發飾的孩子。也可以結合故事起源,記住《詩經·小雅·髫髟》這首詩的內容。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詩經》中的其他詩歌,以及古代兒童的服飾和發飾。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弟弟現在還是個髫冠小子,每天都很開心。
2. 初中生:她是個髫冠少女,一點也不像個高中生。
3. 高中生:弟弟已經不再是個髫冠小子了,他開始變得成熟起來。
4. 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我們都是年輕的髫冠一族,充滿了朝氣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