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鑿
基本解釋
◎ 開鑿 kāizáo
[cut (a canal,tunnel,etc.)] 挖掘河道、隧道等
英文翻譯
1.dig; cut; cutting
詳細解釋
(1).開掘鑿通(隧道、河道等)。《《周禮·夏官·司險》“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漢 鄭玄 注》:“達道路者,山林之阻則開鑿之,川澤之阻則橋梁之。” 唐 沉佺期 《自昌樂郡泝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詩:“茲山界夷夏,天險橫寥廓。太史漏登探,文命限開鑿。”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當時不聞其求治水之方,而但遷徙以避之,計遷徙不費於開鑿。” 楊朔 《走進太陽里去》:“工人們炸山辟路,開鑿隧道。”
(2).猶開墾。 宋 黃庭堅 《按田》詩:“壯產無惰農,荒榛盡開鑿。”
(3).指開掘礦藏。《明史·沉鯉傳》:“ 鯉 復進曰:‘礦使出,破壞天下名山大川靈氣盡矣,恐於圣躬不利。’ 矩 嘆息還,具為帝道之。帝悚然遣 矩 咨 鯉 所以補救者。 鯉 曰:‘此無他,急停開鑿,則靈氣自復。’帝聞為首肯。”
成語(Idiom):開鑿(kāi záo)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z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辟道路或河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鑿指開辟道路或河道,使之通暢可行。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開辟思路、打通難題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開辟新的道路、解決難題、突破困境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齊國的君主昭公想要開鑿一條新的河道,但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昭公找到了一個名叫管仲的智者,管仲提出了一個辦法,他說:“開鑿山腰的石塊,將水引入溝渠,就能開辟出一條新的河道。”于是,昭公按照管仲的建議,成功地開鑿了新的河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式成語,由“開”和“鑿”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自己的智慧開鑿了一條成功之路。
2. 這個項目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開鑿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鑿”這個成語與“開辟道路”這個意思進行聯想,用于形容開辟新的道路或思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開鑿”相關的成語,如“開天辟地”、“開門見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開鑿一條小徑,方便大家去學校。
2. 初中生:通過學習,我們可以開鑿出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
3. 高中生:在解決難題時,我們需要開鑿出新的思路。
4. 大學生:開鑿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