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訓
成語(Idiom):遐訓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x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離得很遠的地方也能聽到聲音,比喻言行能感動人心,產生深遠影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遐訓”由兩個部分組成,即“遐”和“訓”。其中,“遐”表示遙遠、遠離,指的是距離很遠的地方;“訓”表示訓誡、教誨,指的是言行的教導。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即使言行離得很遠,也能夠傳達到遠方,產生深遠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言行具有感染力、影響力很大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位演講者的演講,一位作家的作品,或者一位領導的指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南北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孔融的文學家。他年輕時就展示出非凡的才華和智慧,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一次,孔融在山上與一位朋友聊天,他的言辭深入人心,雖然他們離得很遠,但是朋友仍然能夠清晰地聽到他的話語。這個故事成為了“遐訓”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遐訓,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2. 這位作家的作品遐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遐訓”這個詞的發音,將“遐”想象成“夏”,表示夏天,炎熱的天氣下,聲音可以傳得更遠。而“訓”可以聯想到“訊”,表示信息,也可以聯想到“訓練”,表示教導。通過這樣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發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查閱相關成語詞典或者參考相關的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的成語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教育遐訓,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2. 初中生:這位演員的表演遐訓,觀眾們紛紛為之動容。
3. 高中生:這本小說的情節遐訓,引發了讀者的深思。
4. 大學生:他的演講遐訓,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