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竦
成語(Idiom):祗竦(zhī sǒng)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s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某人或某事情的高度敬仰和推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祗竦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祗”意為虔誠敬仰,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崇拜和敬仰;“竦”意為敬畏,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敬畏和推崇。結合在一起,祗竦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極度敬仰和推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祗竦常用于描述對偉大人物、先賢、名人或偉大事跡的敬仰和推崇。它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的崇拜,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事情的敬畏和推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祗竦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左傳·莊公二十五年》中的一段話。這段話描述了魯國的大夫子貢對孔子的崇拜和推崇之情。子貢說:“吾聞之也,君子不祗竦,不勞苦,不怨天,不尤人。”從此,祗竦成為了形容對偉大人物的敬仰之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祗竦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祗”是形容詞,表示虔誠敬仰;“竦”是形容詞,表示敬畏。兩個字的結合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高度敬仰和推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老師的學識和人格十分祗竦。
2. 學生們對校長的領導和貢獻深感祗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祗竦”與“崇拜”、“推崇”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在見到自己崇拜的人或事物時,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推崇之情,從而牢記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更多與祗竦相關的成語,如“神往”、“崇敬”等,來進一步擴展對這個成語的理解。此外,還可以了解一些與祗竦相關的歷史人物或事跡,如孔子、孟子等,來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我的爸爸媽媽感到祗竦,因為他們是最偉大的人。
2. 初中生:我對我的老師感到祗竦,因為他們教給了我很多知識。
3. 高中生:我對科學家的創新和貢獻感到祗竦,他們改變了世界。
4. 大學生:我對我的導師感到祗竦,他是我的學術偶像。
5. 成人:我對國家的發展和進步感到祗竦,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