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物
基本解釋
通曉萬物的道理。《周書·武帝紀上》:“履端開物,實資元后;代終成務,諒惟宰棟。”《法苑珠林》卷十九:“夫真諦玄凝,法性虛寂,而開物導俗,非言難津,是以不二默訓,會於義空之路;一音振辯,應乎羣有之境。”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此余於公所以嘆其開物之易而周身之難,成名之厚而收功之薄也。”參見“ 開物成務 ”。
成語(Idiom):開物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創新事物,發明創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物是指創造新事物或發明新技術。這個成語源自于《莊子·逍遙游》:“夫物之情,必以其類。類居則物藏,物藏則離廟。離廟則神明去之矣。故曰開物者不神明。”意思是物品的性質必然與其類別相符,如果不符合,物品就會被隱藏起來,神明也會離開。因此,開物成語中的“物”指的是事物,而“開”則是指創造、開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物常用來形容人們創造新事物、發明新技術或者開拓新領域。可以用于描述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等創造性工作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逍遙游》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的著作之一,其中的“開物者不神明”一節,講述了人們通過創造新事物來追求神明的方法。這段文字被后人引申為成語“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開物的天才,每次都能創造出令人驚嘆的新發明。
2. 這個公司一直致力于開物,推出了許多顛覆性的產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物”與“創造”、“發明”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關聯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發明創造,如四大發明、著名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長大后成為一名開物的科學家,發明出能治療疾病的機器人。
2. 初中生: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開物的工程師,設計出可以改善交通狀況的新型交通工具。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開創一種全新的音樂風格,成為一名開物的藝術家。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開物”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