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動
成語(Idiom):蹉動
發音(Pronunciation):cuō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蹉動指行動或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白費力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蹉動一詞由“蹉”和“動”兩個字組成。其中,“蹉”表示偏離、錯誤,而“動”表示行動、活動。蹉動的含義是指行動或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白費力氣。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在做事時,由于方法不當或努力不夠,導致結果不盡如人意。蹉動強調了努力的付出,但結果卻是徒勞無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蹉動常用于書面語和口語中,用來形容行動或努力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的情況。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場景。例如,當一個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最終沒有獲得成功時,可以用蹉動來形容他的努力白費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蹉動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李廣傳》中。故事中,李廣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將軍,他在戰爭中表現出色,被贊譽為“十萬青年中李廣”。然而,他在一次戰斗中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導致戰斗失敗,自己也受傷。這個錯誤就是蹉動,意味著他的行動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導致了失敗。這個故事成為了蹉動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蹉動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蹉”是第三聲,表示偏離、錯誤;“動”是第一聲,表示行動、活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全都蹉動了,最終沒有取得任何成果。
2. 我們不能讓自己的時間蹉動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3. 別再蹉動時間了,趕緊開始做你該做的事情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蹉動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行走時不小心踩到了石頭,結果摔了一跤,這個人就是蹉動了。這樣的畫面可以幫助記住蹉動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蹉動,還有一些與努力和結果相關的成語可以進一步學習,比如“努力”、“徒勞無功”、“功虧一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努力學習,不想蹉動我的時間。
2. 初中生:他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終還是蹉動了。
3. 高中生:我不想白費努力,所以要避免蹉動。
4. 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蹉動了很多時間,導致成績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