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ān zhěn ér wò ㄢ ㄓㄣˇ ㄦˊ ㄨㄛˋ安枕而臥
安安穩穩地睡眠。喻指無憂無慮。《史記·黥布列傳》:“使 布 出於上計,山東非 漢 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漢書·東方朔傳》:“上知計出於足下也,則安枕而臥,長無慘怛之憂。” 宋 蘇轍 《元祐會計錄序》:“而數年之后,國用曠竭,臣恐未可安枕而臥也。”《秦併六國平話》卷上:“ 韓 今不能保,大國之危其可安枕而臥乎?望陛下發兵救應。”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安枕而臥
成語(Idiom):安枕而臥
發音(Pronunciation):ān zhěn ér w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情安定、無憂無慮地睡覺,也比喻安心地居住或生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枕而臥是由“安枕”和“而臥”兩個詞組成的,其中“安枕”指的是放在枕頭下的枕巾,而“而臥”指的是躺下身體休息。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心情平靜地睡覺或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活安定,沒有后顧之憂,心情愉悅。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家中安享天倫之樂,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環境中沒有壓力,心情輕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四年》中,原文是“安枕而寢”。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哀公一次外出巡視后,回到國內時看到百姓們生活安定,沒有爭斗和紛爭,他非常高興。于是,他在床上枕著枕巾,躺下休息,心情愉悅地入睡。這個故事成為了“安枕而臥”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安枕而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幸福的家庭中安枕而臥。
2. 考試結束后,我終于可以安枕而臥了。
3. 在這個和平的國家里,人們可以安枕而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枕而臥”這個成語與一個人在舒適的床上枕著枕巾,心情愉悅地入睡的場景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安枕而臥”相關的成語,如“安居樂業”、“安然無恙”等,可以幫助進一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家里沒有作業要做,所以可以安枕而臥。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結束后,我終于可以安枕而臥了,不用再為成績擔心了。
3. 高中生(16-18歲):暑假里,我每天都可以安枕而臥,不用早起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