饤坐黎
基本解釋
見“ 飣座梨 ”。
成語(Idiom):饤坐黎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zuò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多擁擠,座無虛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饤坐黎,饤指飽滿、擁擠,坐指坐著,黎指人群。成語形容座位上坐滿了人,非常擁擠,沒有空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多擁擠的場合,如公共交通、劇場、餐館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高祖本紀》中有一則故事:劉邦(后來的漢高祖)在起義初期,他的部隊人數不多,不足以與敵人正面交戰,于是他采取了一種策略。他讓自己的士兵在戰場上擺出一種飽滿的坐姿,以示人多勢眾,迷惑敵人。這一策略最終成功,敵人被嚇倒,劉邦取得了勝利。后來,人們用“饤坐黎”來形容人多擁擠的場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的火車上饤坐黎,我差點沒有找到座位。
2. 電影院里人太多了,饤坐黎,幾乎沒有空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饤坐黎”拆分為“飽滿的坐姿”和“人群”,聯想到人多擁擠的場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多擁擠的成語,如“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我去幼兒園的時候,教室里饤坐黎,沒有空位了。
2. 小學生(7-12歲):學校食堂里饤坐黎,我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個空位。
3. 中學生(13-18歲):放學的時候,地鐵上饤坐黎,真是擠得水泄不通。
4. 大學生(19-22歲):圖書館里期末復習的時候,饤坐黎,很難找到一個安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