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
基本解釋
[釋義]
(動)節省(多用于較大的范圍)。〈外〉日語。
[構成]
并列式:節+約
[例句]
節約生產資料。(作謂語)
[同義]
節儉、節省
[反義]
浪費、奢侈、糟塌
近義詞
節省、節儉、勤儉、省儉、儉仆、儉省、樸實、樸素、儉樸、節流、節減、減削、減省、儉約、撙節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practice thrift; economize; save; economy
詳細解釋
◎ 節約 jiéyuē
(1) [economy]∶節省
勵行節約
(2) [prudence]∶節儉
(1).節省,儉約。《漢書·辛慶忌傳》:“ 慶忌 居處恭儉,食欲被服尤節約。”《宋書·五行志三》:“今宜罷散民役,務從節約,清掃所災之處,不敢於此有所營造。”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她主張節約材料,減低成本,加精技術,改良出品。”
(2).猶節束。《墨子·節葬下》:“金玉珠璣比乎身,綸組節約,車馬藏乎壙。” 孫詒讓 間詁:“《淮南子·齊俗訓》云:‘古者非不能竭國糜民,虛府殫財,含珠麟施,綸組節束追送死也。’ 許 注云:‘綸,絮也;束,縛也。’案,‘節約’與《淮南》書‘節束’義同。”
(3).節制約束。《后漢書·竇憲傳》:“ 瓌 少好經書,節約自修,出為 魏郡 ,遷 潁川 太守。”《朱子語類》卷五二:“今學者要須事事節約,莫教過當,此便是養氣之道也。” 明 何景明 《何子·嚴治》:“法者,所以節約其散,而整齊其亂之具也;嚴者,所以立節約而作整齊也。”
(4).猶節錄。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 傅武仲 有《舞賦》,皆托 宋玉 為 襄王 問對。及閲《古文苑》 宋玉 《舞賦》,所少十分之七……豈 武仲 衍 玉 賦以為己作耶?抑后人節約 武仲 之賦,因序語而誤以為 玉 作也?”
節約(jié yuē)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y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合理利用資源,不浪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約是指在使用資源、時間、金錢等方面做到合理利用,不浪費。節約是一種美德,它體現了人們對資源的尊重和保護,對社會的責任感和節儉的生活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約這個詞語可以用在各個場景中,比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節約用紙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節約來保護環境,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約這個詞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強調了節約財富的重要性,以及通過合理的方式獲取財富。后來,節約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指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不浪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約是一個單字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應該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保護水資源。
2. 他從小就被教育要節約用電,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
3. 這家公司一直以來都注重節約用紙,提倡環保理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例子來記憶節約這個詞語,比如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節約的相關知識,比如資源的分類、可持續發展等。也可以學習其他與節約相關的成語,比如節衣縮食、克勤克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節約用紙,不亂涂亂畫。
2. 初中生:為了保護環境,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3. 高中生:學會節約用電,從小事做起,為未來節能減排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