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筒
飯筒(fàn tǒng)
發音(Pronunciation):fàn t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貪吃,飯量大,吃得像裝不完的飯筒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飯筒”形象地比喻一個人的貪吃和飯量大,吃得像裝不完的飯筒一樣。這個成語在描述一個人的飯量大、貪吃的時候使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飯量大、貪吃的情況。也可以用來調侃朋友或者自嘲自己飯量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飯筒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個村子里有個小孩非常貪吃,每天都吃得很多。有一天,他的媽媽給他一個飯筒,告訴他只要他能把飯筒吃完,就能吃到更多的飯。小孩非常開心地接過了飯筒,但是他吃了很久也沒有吃完,最后飯筒里的飯都涼了。從此以后,人們用“飯筒”來形容貪吃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形容一個人貪吃、飯量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飯筒,一頓飯能吃掉兩碗米飯。
2. 我這頓飯吃得像個飯筒,肚子都要撐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嘗試將“飯筒”形象與一個貪吃的人聯系在一起,想象一個人吃得像個無底的飯筒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描述貪吃的成語,如“貪吃如洗”、“食而無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吃飯真是個飯筒,一頓飯能吃掉三碗米飯。
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們在聚餐時,發現一個同學是個飯筒,他吃得比我們都多。
3. 高中生:這個飯店的菜實在太好吃了,我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飯筒,一直吃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