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蟹
成語(Idiom):螯蟹(áo xiè)
發音(Pronunciation):áo x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心胸狹窄、小氣、斤斤計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螯蟹是一種河蟹,因為螯蟹的螯足特別發達,容易夾住東西,所以比喻心胸狹窄、小氣、斤斤計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心胸狹窄、小氣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螯蟹的成語起源于《莊子·齊物論》:“大螳螂捕蟬,然后黃雀在后。螳螂抓蟬是為了吃蟬,黃雀抓螳螂是為了吃螳螂。螳螂雖然比蟬大,但是它只看到了眼前的蟬,并沒有看到自己身后的黃雀。所以,比喻人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看到背后的危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螯蟹,只顧自己的利益,從來不關心別人的困難。
2. 這個人真是個螯蟹,連一點小事都斤斤計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螯蟹夾住東西的形象來記憶,同時想象心胸狹窄、小氣的人就像螯蟹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心胸狹窄、小氣相關的成語,如“心胸狹窄”、“見利忘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螯蟹,從來不肯和我們一起分享玩具。
2. 初中生:她是個螯蟹,為了自己的利益,總是占別人的便宜。
3. 高中生:老師說我們要開闊心胸,不要像螯蟹一樣心胸狹窄。
4. 大學生:他的行為太螯蟹了,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5. 成年人:他是個螯蟹,連最小的損失都不肯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