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箝口側目
發音(Pronunciation):qián kǒu cè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箝口:用夾子夾住嘴巴;側目:斜視。形容因害怕或不敢直視而閉口不言或斜眼看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箝口側目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因害怕或不敢直視而閉口不言或斜眼看著的狀態。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對困難、危險或壓力時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箝口側目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對強大的權勢、惡劣的環境或不公正的待遇時的表現。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社交場合中因為害怕沖突而選擇保持沉默或回避直接對抗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剛剛起兵反抗秦朝的時候,他的部下韓信因為害怕被秦軍追捕而不敢直視劉邦。劉邦見狀,對韓信說:“你箝口側目,我正要你這樣。”意思是韓信不敢直視劉邦,正符合劉邦的心意。后來,這個故事中的“箝口側目”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人在面對困難時的心理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箝口側目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箝口和側目。箝口表示用夾子夾住嘴巴,側目表示斜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強權時,他選擇了箝口側目,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箝口側目,而是要勇敢面對并尋找解決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嘗試聯想“箝口側目”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被夾子箝住了嘴巴,同時斜著眼睛看著某個事物,這樣就形成了箝口側目的形象。通過聯想這個形象,可以更好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箝口側目相關的成語,如箝制言論、側目而視等。這些成語都與沉默、回避或斜視等行為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里箝口側目,不敢告訴老師我不會做作業。
2. 初中生:面對同學們的嘲笑,他箝口側目,默默忍受著。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他選擇了箝口側目,不敢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擾。
4. 大學生:面對社會的競爭,她不愿意箝口側目,而是積極尋求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