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漢
基本解釋
(1).指 東漢 。《后漢書·應劭傳》:“又論當時行事,著《中漢輯序》。”《三國志·蜀志·楊戲傳》:“自我 中漢 之末,王綱棄柄,雄豪并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陶靖節詩》:“ 漢 季稱 東漢 為 中漢 。”
(2).中天云漢。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虜將軍丹陽尹章》:“藉以毓采上霄,搏華中漢。”
成語(Idiom):中漢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原漢地,也泛指中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漢是由“中”和“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中”指中原地區,即古代中國的中心地帶,也可引申為泛指中國;“漢”指漢族,是中國最大的民族。因此,“中漢”一詞表示中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用來指代中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中漢”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四年》中,原文為“中漢有言曰:‘齊有孟嘗君,晉有宣公。’”后來,成語逐漸被用來指代中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中漢文化的傳承者,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 中漢文化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中漢”分解為“中”和“漢”兩個字,通過記憶兩個字的含義來記憶整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知識,深入了解中漢文化的發展與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學習中漢文化,了解中國的歷史和傳統。
2. 初中生:中漢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瑰寶,我們應該傳承和發揚。
3. 高中生:中漢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