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榼
成語(Idiom):殘榼
發音(Pronunciation):cán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殘破的榼(音kě,古代用來盛酒的器皿),比喻事物殘缺不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殘榼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殘”表示殘破、不完整,而“榼”是古代用來盛酒的器皿。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殘缺不全,比喻缺少一部分或不完整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殘榼來形容各種事物的殘缺不全的狀態。例如,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幅畫只完成了一半,或者一首詩缺少了最后一句。此外,殘榼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身體殘疾,或者某個事物在經歷了損壞后的不完整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殘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劉敬傳》中。故事中,劉敬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在一次宴會上,看到主人用一只殘破的榼盛酒,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主人的器皿殘缺不全。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各種事物的殘缺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殘榼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殘”是形容詞,表示殘破、不完整,“榼”是名詞,表示古代用來盛酒的器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只完成了一半,真是一幅殘榼之作。
2. 他因為車禍導致腿部殘疾,成了一個身體殘榼的人。
3. 他的文章寫得很好,只可惜結尾一段是殘榼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盛滿酒的榼,但是因為殘破的緣故,酒從榼的裂縫中漏了出來,形成了一個殘缺不全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殘榼相關的成語,如殘羹冷炙、殘篇斷簡等,以擴展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玩具被弟弟摔壞了,現在只剩下一些殘榼了。
2. 初中生:這篇文章寫得很好,但是結尾太突然,感覺有點殘榼。
3. 高中生:他的夢想因為身體殘疾而無法實現,成了一種殘榼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