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報
基本解釋
周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報。前身是1949年9月創辦的《中國兒童》(曾改名《中國少年兒童》),1951年11月改現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主辦。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級學生為讀者對象。
中國少年報(Zhōngguó Shàonián Bào)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guó shào nián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中國少年報是中國的一家面向少年兒童的報紙,它致力于傳遞正能量和培養少年兒童的素質。成語“中國少年報”意味著傳遞正能量、培養少年兒童的良好素質和價值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的一家報紙,它的目標是為少年兒童提供優質的新聞和教育資源。這個成語體現了中國社會對少年兒童的關注和重視,也代表了中國社會的努力,希望培養出健康、積極向上的少年一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以及傳遞正能量的行為或事物。它可以用于表達對少年兒童的關心和培養,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具有積極影響力的媒體或活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國少年報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少年兒童報紙之一,創刊于1951年。它的目標是為少年兒童提供正面的新聞和教育內容,培養他們的良好品質和價值觀。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社會對少年兒童的關注和培養,以及對他們未來的期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國少年報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漢字都有自己的意義和發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舉止總是充滿著中國少年報的精神。
2. 這個活動很有中國少年報的特點,能夠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
3. 這本書是一本有中國少年報的價值觀的好讀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中國少年報”和中國少年報的目標和特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將其與培養少年兒童的良好素質和價值觀聯系起來,使記憶更加深入。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少年報的歷史和發展,以及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和作用。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少年兒童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拓寬對這個領域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明(6歲):我喜歡看中國少年報,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故事和漫畫。
2. 小紅(12歲):我覺得中國少年報傳遞了很多正能量,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
3. 小杰(16歲):中國少年報是我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它教會了我如何正確看待社會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