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相
基本解釋
(1).輕視。 明 無名氏 《莽張飛大鬧石榴園》第二折:“頗奈那無端的 曹丞相 ,將人來廝滅相。” 明 無名氏 《清廉長官勘金環(huán)》楔子:“您將他小看的來滅相,他星斗煥文章。”
(2).佛教語。真如三相之一。謂真如寂滅,無二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如來説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雖然,此但可説有種子之集相,而不能説無種子之滅相。”
成語(Idiom):滅相
發(fā)音(Pronunciation):miè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完全毀滅形象,形容名譽或聲譽被破壞得無法挽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滅相的字面意思是“消滅形象”,形容一個人的名譽或聲譽被破壞得無法挽回。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某些行為或事情而遭受到嚴重的批評、指責或唾棄,導致其形象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滅相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因為某些丑聞、丑行或不道德的行為而受到極大的譴責和唾棄的情況。它可以用在新聞報道、社交媒體評論、口語對話等各種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據(jù)說,在漢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楊震的官員,因為他的貪污和腐敗行為被人揭發(fā)后,他的形象完全被毀滅了。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滅相”來形容一個人的形象被徹底摧毀。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滅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滅”是動詞,表示消滅、毀滅;“相”是名詞,表示形象、形態(tài)。兩個漢字的結(jié)合表示完全毀滅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丑聞曝光后,他的形象完全滅相了。
2. 這個明星因為涉嫌吸毒,他的粉絲們對他的滅相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形象受到火焰的吞噬,完全被消滅的場景,來幫助記憶“滅相”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滅相”相關(guān)的成語,如“聲譽掃地”、“名譽掃地”等。同時,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中國文化中名譽和形象的重要性的知識也是有益的。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上偷了同學的東西,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他的形象完全滅相了。
2. 初中生:那個學生在考試中作弊,被老師抓住后,他的名譽完全滅相了。
3. 高中生:這位明星因為涉嫌吸毒,她的粉絲們對她的滅相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
4. 大學生:這個公司因為丑聞曝光,它的形象完全滅相了,很多人都不再信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