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賠了夫人又折兵
發音(Pronunciation):péi le fū rén yòu zhé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一次交易或行動中,損失了本來占優勢的一方,而且還遭受了更大的損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典故。故事中,有個人打算買馬,但賣馬的人告訴他,如果不買馬,他將會把他漂亮的妻子嫁給他。這個人為了得到漂亮的妻子,不顧一切地買下了馬。然而,事后他發現這匹馬是一匹瘸腿的馬,而且他的妻子也并不漂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時,盲目的選擇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損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交易或行動中因為貪圖一時的利益而損失了本來占優勢的一方,并且還遭受了更大的損失。比如,在商業談判中,如果一個人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損失了長遠的發展,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則典故,具體故事內容如上所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賠了夫人”和“又折兵”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賠了夫人”表示損失了本來占優勢的一方,而“又折兵”表示遭受了更大的損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賺取一筆短期的利潤,卻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后一無所有。
2. 這個國家在一次戰爭中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慘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一次交易中為了得到一個美麗的夫人而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最后卻發現夫人并不美麗,而且還因此遭受了更大的損失。這樣的故事情節會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例如“得不償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等,以豐富對于交易和行動中利益和損失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游戲中賠了夫人又折兵,輸掉了所有的金幣。
2. 初中生(14歲):他在考試中為了作弊而賠了夫人又折兵,被老師發現了并且被記了大過。
3. 高中生(17歲):他在選擇大學專業時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只關注了熱門專業,最后無法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
4. 大學生(20歲):他在創業中賠了夫人又折兵,因為跟錯了合作伙伴,最后公司破產了。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