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良
基本解釋
◎ 天良 tiānliáng
[consciene] 人的良心
喪盡天良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conscience
詳細解釋
天賦的善心;良心。 清 袁枚 《新齊諧·葉生妻》:“惟駡 李某 喪絶天良,毀我輩十人塚,蓋造房屋好生受用,將我等骸骨踐踏污穢。”《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我第一怕的是知縣:不拿出天良來作,我心里過不去;拿出天良來作,世路上行不去。” 葉紫 《楊七公公過年》四:“從故鄉的滅絕了天良的田主起,一直罵到打他耳光,關禁他,放火燒他的草堆子的喪天良的警察天止。”
成語(Idiom):天良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中的良知、道德準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良是由“天”和“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意為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和道德準則。它表達了人們應該遵循良知、遵守道德規范的觀念,強調了人們應該具備的正直、善良和正義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良常常用于批評那些沒有良知、沒有道德底線的人。它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背離道義、不擇手段、不顧他人利益的行為,以及對違法犯罪、不公正行為的譴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屈原是楚國的大臣,他忠心耿耿,但被奸臣誣陷,被楚懷王貶到了遠離家鄉的地方。屈原在流亡途中,寫下了《離騷》一詩,表達了自己對國家的忠誠與痛苦。在這首詩中,有一句“天之亡我,我獨何畏?”,意思是天意已經拋棄了我,我又有什么可畏懼的呢?后來,人們將“天之亡我”中的“天”和“良”合并,演變為了成語“天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良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出了如此卑劣的事情,真是沒有天良。
2. 那個貪官竟然敢貪污國家財產,實在是失去了天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天空中飛行,但他的心臟卻是黑色的,沒有良知和道德準則。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天良”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道德倫理相關的成語,如“良心”,“忠誠”,“正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做作業的時候,如果抄襲別人的答案,那就是沒有天良。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有天良的表現。
3. 高中生:政府官員應該廉潔奉公,為人民服務,不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這是沒有天良的行為。
4. 大學生:在商業活動中,應該遵守商業道德,不得采取欺詐手段獲取利益,否則就是沒有天良。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天良”這個成語的起源、基本含義、詳細解釋、使用場景,以及記憶方法。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