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芭
基本解釋
古代南方祭祀時,舞者手執香草,相互傳遞。《楚辭·九歌·禮魂》:“成禮兮會皷,傳芭兮代舞。” 王逸 注:“芭,巫所持香草名也……巫持芭而舞訖,以復傳與他人更用之。芭,一作巴。” 元 鄭元祐 《次韻錢伯行游仙體》之二:“諦授寶書盟刻玉,醉離瑤席舞傳芭。” 清 《蟂磯孫夫人廟》詩:“廟中傳芭女巫舞,報賽神鼓聲鼕鼕。”
成語(Idiom):傳芭
發音(Pronunciation):chuán b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傳遞消息或信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傳芭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兩個字組成。傳指傳遞,芭指芭蕉葉。傳芭的含義是通過傳遞芭蕉葉來傳遞消息或信息。它用來形容人們傳遞消息的方式迅速而高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傳芭一般用于形容消息傳遞迅速、準確的場景。比如,可以用于描述電話、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現代通信方式的高效傳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傳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人們沒有現代通信工具,因此需要通過其他方式傳遞消息。傳芭指的是人們將重要的消息寫在芭蕉葉上,然后通過快速傳遞的方式傳遞給目標人物。這種方式可以確保消息的快速傳遞和保密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傳芭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動詞“傳”表示傳遞,名詞“芭”表示芭蕉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通過微信傳芭,迅速地傳達了重要的消息。
2. 我們需要找一種快速傳芭的方式,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傳芭。可以想象自己將重要的消息寫在芭蕉葉上,然后通過快速傳遞的方式傳遞給目標人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傳遞消息相關的成語,如“口耳相傳”、“紙上談兵”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用微信給朋友傳芭,告訴他明天有足球比賽。
2. 初中生:老師用QQ群傳芭,通知我們考試時間變了。
3. 高中生:我通過郵件傳芭,告訴大學里的朋友我要去他們城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