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竪
成語(Idiom):桀竪(jié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態度傲慢、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桀竪源自《詩經·魯頌·桀鳴》:“桀竪其墻,以望其旦;及其旦,不見其雄。”原意是指桀在高墻上望朝陽,但朝陽升起后卻看不到鳴雄的鳥。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形容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不把他人放在眼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桀竪一詞多用于形容那些自視甚高、自負自大的人,也用于批評那些目中無人、不尊重他人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朝末年,商紂王桀的統治腐敗,殘暴無道,不顧百姓疾苦。當時,有一位叫做姜子牙的智者,他曾多次勸諫商紂王,但紂王不但不聽,還將姜子牙貶為牧羊人。姜子牙在山中牧羊時,常常望著天空中的鳥飛翔,深感自己的志向和能力被桀竪之人所限制。后來,姜子牙得到周文王的重視,成為了周朝的重要謀士。因此,人們用“桀竪”來形容目中無人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總是桀竪自大,不把別人的意見放在眼里。
2. 這個演員演技好,但卻因為桀竪的態度而失去了很多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高墻上,目中無人,看不見別人的存在,形容他的高傲自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傲慢自大相關的成語,如“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里總是桀竪自大,不愿意和其他同學合作。
2. 初中生:那個學霸總是桀竪自大,看不起其他同學的成績。
3. 高中生:他成績好,但因為桀竪的態度,沒有朋友。
4. 大學生:有些學生桀竪自大,覺得自己的專業最好,不愿意接觸其他領域的知識。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