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閫
成語(Idiom):戎閫
發音(Pronunciation):róng k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府軍隊的大門,也用來比喻朝廷或軍事機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戎閫是古代官府軍隊的大門,也是官員進出的地方。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指朝廷或軍事機構。它形容朝廷或軍事機構的重要性和威嚴,也暗示著權力的集中和決策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戎閫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朝廷或軍事機構的重要性和威嚴。可以用在描述政府、軍隊、官員等方面的文章、演講或者討論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晉國的國君僖公在位時,任用了一個叫做稠疏的官員。稠疏非常嚴厲,對違法亂紀的人進行了嚴厲的懲罰。稠疏的家人們對他的行為非常擔心,于是派人去告訴他:“您的舉動就像是在戎閫之中,有危險啊!”稠疏聽后非常高興地說:“正是因為我在戎閫之中,所以我才能盡心盡力地為國家效勞!”從此,人們就用“戎閫”來形容朝廷或軍事機構的重要性和威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戎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被任命為戎閫之職,負責軍事機構的重要決策。
2. 這個政府機構的決策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可以說是戎閫之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戎閫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
1. 將成語分解為兩個字,戎(rónɡ)和閫(kǎi)。
2. 戎可以聯想到軍隊,閫可以聯想到門,所以戎閫可以想象成軍隊的大門,象征著朝廷或軍事機構的重要性和威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的政府和軍事機構有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相關的成語和歷史知識。同時,你也可以了解戰國時期的歷史背景,以及其他成語的故事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告訴我們,學校是我們的戎閫,我們要珍惜學習的機會。
2. 初中生(13-15歲):政府的決策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可以說是戎閫之要。
3. 高中生(16-18歲):在歷史上,朝廷的重要決策往往是在戎閫之中制定的。
4. 大學生及以上:作為一名政治學專業的學生,我對朝廷和軍事機構的運作非常感興趣,希望能有機會親眼見識一下戎閫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