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蠸
基本解釋
蟲名。即馬陸。《淮南子·兵略訓》“故良將之卒,若虎之牙,若兕之角,若鳥之羽,若蚈之足” 漢 高誘 注:“蚈,馬蠸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四·馬陸》。參見“ 馬陸 ”。
成語(Idiom):馬蠸(mǎ wō)
發(fā)音(Pronunciation):mǎ w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行動迅速,如同蝗蟲一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蠸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馬指的是快速行動的馬匹,蠸指的是蝗蟲。馬蠸形容人行動迅速,如同蝗蟲一般,形象地表達了行動迅速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蠸一般用于形容人行動敏捷,迅速而有效率。可以用于贊美某人的工作效率高,行動迅速,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人行動過于匆忙,缺乏耐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蠸的具體故事來源并不清楚,但據說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農耕社會。蝗蟲是農民的天敵,它們會迅速地吞噬農作物,給農民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馬蠸這個成語可能是由農民們對蝗蟲行動迅速的觀察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馬蠸”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別是“馬”和“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效率高,做事像馬蠸一樣,總是能迅速解決問題。
2. 這個項目需要馬上完成,我們必須像馬蠸一樣地加快進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成語“馬蠸”。可以想象一匹馬迅速地奔跑,而蝗蟲也是非常迅速地移動和繁殖。通過將馬和蝗蟲的形象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容易地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速度和行動相關的成語,如“飛馬走狗”、“馬到成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跑得像馬蠸一樣快。
2. 初中生:他學習非常努力,像馬蠸一樣不停地進步。
3. 高中生:這個運動員的速度快得像馬蠸一樣,很難追上他。
4. 大學生: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像馬蠸一樣迅速行動,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