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饗
基本解釋
(1).合祀先王的祭禮。《禮記·禮器》:“大饗其王事與?” 鄭玄 注:“謂祫祭先王。”《荀子·禮論》:“大饗尚玄尊,俎生魚,先大羹,貴食飲之本也。” 楊倞 注:“大饗,祫祭先王也。”
(2).遍祭五方天帝。《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饗帝。” 鄭玄 注:“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曲禮》曰‘大饗不問卜’,謂此也。”
(3).謂天子宴飲諸侯來朝者。《周禮·春官·大司樂》:“大饗不入牲。” 鄭玄 注:“大饗,饗賓客也。”《禮記·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 鄭玄 注:“大饗,謂饗諸侯來朝者也。”
(4).指上級以酒食慰勞下級。《后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大司馬 吳漢 自 蜀 還京師,於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勛。”《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 巡 出愛妾曰:‘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啗眾,寧惜一妾而坐觀士飢?’乃殺以大饗。坐者皆泣, 巡 彊令食之。”
成語(Idiom):大饗
發音(Pronunciation):dà xi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盛大的宴會或宴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饗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大指的是規模宏大、盛大的意思,饗指的是宴會或宴飲。大饗表示舉辦盛大的宴會,通常是為了慶祝重要的場合或招待貴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饗一詞常用于描述重要的慶典、喜慶的場合或隆重的招待。比如婚禮、生日宴會、國慶節、春節等節日慶典都可以用大饗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饗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宴會文化。在古代,舉辦盛大的宴會是一種展示財富和地位的方式。大饗的含義也逐漸演變為舉辦盛大宴會來慶祝重要的場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大饗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大”和“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舉辦了一場大饗來慶祝公司的成立十周年。
2. 這次大饗的菜品非常豐盛,賓客們都非常滿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大饗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巨大的宴會場景,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人們歡聲笑語,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饗相關的成語,如大醉、大快朵頤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媽媽舉辦了一場大饗來慶祝我的生日。
2. 初中生: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大饗,慶祝我們取得的優異成績。
3. 高中生:學校舉辦了一場大饗迎接新生的到來。
4. 大學生:我們學院舉辦了一次大饗來慶祝畢業生的離校。
5. 成年人:我們家族舉辦了一次大饗,慶祝家族企業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