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閣
基本解釋
(1).閣名。 秦二世 胡亥 建。《文選·張衡<東京賦>》:“迺構 阿房 ,起 甘泉 ,結 云閣 ,冠 南山 。” 薛綜 注引《三輔故事》:“ 秦二世 胡亥 起 云閣 ,欲與山齊。”
(2).泛指高聳入云的樓閣。《文選·揚雄<甘泉賦>》:“乘云閣而上下兮,紛蒙籠以棍成。” 李善 注:“云閣,言高連云也。”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連云閣以遠徑,營觀榭於城隅。” 南朝 陳 張正見 《賦得日中市朝滿》:“云閣綺霞生,旗亭麗日明。”
(3).狀如樓閣的云層。 南朝 陳 張正見 《神仙篇》:“六龍驤首起云閣,萬里一別何寥廓。”
(4).指 云臺 。圖畫功臣名將之像以示紀功的樓閣。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詎知 云閣 ,名在功臣。” 倪璠 注:“ 云閣 ,《漢書》所謂‘云臺’是也。臺、閣通稱矣。” 唐 李白 《游敬亭寄崔侍御》詩:“壯士不可輕,相期在 云閣 。” 王琦 注:“ 云閣 ,猶 云臺 也。”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阿文成公》:“ 高宗 純皇帝 賜其七十壽聯云:‘耆筵錫慶高千叟, 云閣 銘勛贊上臺。’”參見“ 云臺 ”。
成語(Idiom):云閣
發音(Pronunciation):yú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云閣是指高樓大廈或宮殿中的閣樓,也比喻高聳入云的樓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云閣一詞源于古代建筑中的樓閣名稱,形容樓閣高聳入云,氣勢雄偉壯觀。云閣的存在往往象征著權勢和高貴,也代表著建筑的壯麗和華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云閣一詞常用于形容建筑的高聳和氣勢,也可用于形容人物的高貴和威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大廈、宮殿、廟宇等高大的建筑,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物的威嚴和高貴的氣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云閣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了楚莊王建造的一座高樓大廈,名為“云臺”。這座云臺建在山上,高聳入云,楚莊王常在云臺上觀望四方,以顯示他的威嚴和統治力。后來,云臺一詞演變為云閣,成為形容高大建筑和威嚴氣勢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云閣屬于名詞短語,由“云”和“閣”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宮殿的云閣高聳入云,氣勢非凡。
2. 他的府邸建有云閣,彰顯了他的地位和財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云”和“閣”兩個字形象化,想象一個高大的樓閣,宛如被云包圍,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建筑、宮殿相關的成語,如“金碧輝煌”、“富麗堂皇”等,以擴大對于這類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有一個云閣,非常漂亮。
2. 初中生: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住在云閣中。
3. 高中生:這座城市的市政府大樓有一個云閣,成為城市的地標之一。
4. 大學生:這座博物館的云閣設計獨特,吸引了很多游客。
5. 成年人:他的別墅建有一個云閣,展示了他的財富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