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陛
基本解釋
(1).宮殿的臺階。《隋書·薛道衡傳》:“趨事紫宸,驅馳丹陛。” 宋 陸游 《三山杜門作歌》之二:“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天恩敕賜下丹陛,瓊筵侑以黃金觴。”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曾折帝廷檻,幾死丹陛旁。”
(2).借稱朝廷或皇帝。《舊五代史·符存審傳》:“射鉤斬袪之人,孰不奉觴丹陛,獨予壅隔,豈非命哉!” 清 李漁 《意中緣·名逋》:“這不過是暫負蒼生之望,稍回丹陛之心。”
成語(Idiom):丹陛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皇帝的寶座,也泛指王位或高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陛,原指古代皇帝登上的紅色石階,后來泛指皇帝的寶座,也用來比喻高位或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權力高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職位或地位非常高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齊國有位宰相叫田文,他的兒子田忌在操練馬術時,總是喜歡用好馬去贏得比賽。有一次,田忌的馬在比賽中輸給了對手,讓他非常難過。田文告訴兒子:“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丹陛之主,不以黃金易。”意思是說,好馬雖然常有,但是能夠發現好馬的馬術家卻很少。高位之主也不會隨意交換權力。從此,人們用“丹陛”來比喻高位或權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丹指紅色,陛指臺階,合起來表示皇帝的寶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向往著坐上丹陛,成為一國之君。
2. 他終于登上了人生的丹陛,成為了公司的總經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陛”的發音dān bì與“單壁”進行聯想,想象皇帝坐在一面紅色的單壁后面,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權力、高位相關的成語,如“金榜題名”、“龍潭虎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長大后要做丹陛之主,為國家做出貢獻。
2. 初中生:他考上了重點高中,成為了丹陛之主。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成績優異,被老師看作是丹陛之主的候選人。
4. 大學生:他努力學習,將來有望成為某大公司的丹陛之主。
5. 成年人:他一直夢想著能夠坐上丹陛,成為一家公司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