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蒿
成語(Idiom):皤蒿(pó háo)
發音(Pronunciation):pó 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外表或容貌憔悴、衰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皤蒿一詞由“皤”和“蒿”兩個字組成。皤指的是頭發灰白,蒿指的是一種植物,色澤蒼白。皤蒿形容人的容貌憔悴、衰老,特別是頭發灰白蒼老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年老衰弱、容顏憔悴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長時間勞累、過度操勞的人,或者形容年齡大、精神疲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則故事。昭公問管仲:“老夫聞人之老也,有類于皤蒿者,何謂也?”管仲回答說:“皤蒿者,猶草木之老也。”這個故事中,管仲用“皤蒿”來比喻人的衰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太辛苦了,看上去像是一顆皤蒿。
2. 這位老人雖然皤蒿,但精神矍鑠,非常有活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皤蒿”這個詞語的發音,想象一個年老的人,頭發灰白、蒼白,容顏憔悴的樣子,這樣就能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參加成語故事講解的學習班,深入學習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的頭發已經變成了皤蒿的顏色。
2. 初中生:爺爺雖然皤蒿,但他的精神狀態非常好。
3. 高中生:歲月無情,留下了皤蒿的痕跡在他的臉上。
4. 大學生:長時間的熬夜讓他的容顏變得像皤蒿一樣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