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贐
基本解釋
猶見贈。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小兒瘡痘》:“后求其方,甚祕惜之,及代歸,方以見贐。”
成語(Idiom):見贐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人的品德、才能等方面表示贊賞和敬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贐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見”和“贐”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見”表示看到、目睹,贐”表示贊賞、敬佩。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看到某人的品德、才能等方面,感到贊賞和敬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見贐常用于表達對他人的優秀品質或成就表示贊賞和敬佩的場合。可以用來贊美別人的才能、品德或者取得的成就。比如在頒獎典禮上,可以用見贐來贊揚得獎者的優秀表現;在工作場合,可以用見贐來表達對同事的敬佩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見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告子下》中。據說,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他曾經說過:“君子之見禮也,見贐也。”意思是說,一個君子應該懂得見禮和見贊。后來,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了贊揚他人的一種常用表達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見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形容詞性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勤奮工作態度讓我對他的見贐之情油然而生。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悉心教育讓人不禁對她的見贐之情深深地動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看到一個人的優秀品質或成就時,不禁感到贊賞和敬佩的場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查閱相關的成語詞典或者閱讀相關的文章來進一步學習和了解見贐這個成語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見贐我的好朋友在課堂上回答問題非常積極。
2. 初中生:老師見贐了我在科學競賽中的優異成績。
3. 高中生:我對那位音樂家的見贐之情無法言喻,他的演奏真是太精彩了。
4. 大學生:我見贐那位教授的學術造詣,他在這個領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