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氈
成語(Idiom):地氈(dì zhān)
發音(Pronunciation):dì z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地板上的地毯,比喻固定不動的職位或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地氈是指放在地板上的厚厚的毛織品,一旦鋪好就很難移動。因此,“地氈”這個成語比喻一個人在某個職位或地位上穩定不動,難以撼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職位上長期穩定,難以被替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地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王莽傳》中。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著名政治家,他篡奪了漢朝的皇位,建立了新朝。在他的統治下,王莽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將自己的親信安排到重要職位上,并且不輕易調動。這就好像地氈一樣,鋪在地上就不容易移動。因此,“地氈”這個成語就形容一個人在某個職位上穩定不動,難以撼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擔任總經理已經十年了,真是地氈一樣的存在。
2. 這位校長已經連續當了三屆,可以說是地氈般的職位穩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地氈”這個詞語與地毯聯系起來,地毯一旦鋪好就很難移動,就好像一個人在某個職位上穩定不動,難以撼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和歷史人物,了解王莽的篡位和新朝的歷史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在公司是地氈一樣的職位。
2. 初中生:這個電視臺的主持人已經連續主持了十年,真是地氈一樣的存在。
3. 高中生:這位教授已經在這個大學教書十五年了,可以說是地氈般的職位穩定。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的總裁已經連續當了五屆,他的地位就像地氈一樣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