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誆
基本解釋
只料。《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兩人情投意合,親愛無盡。也只誆媽媽就來,誰知到了天晚,還不見回。”
成語(Idiom):只誆(zhī k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k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只誆是一個四字成語,意為只會騙人。形容一個人只會利用欺騙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只誆是由“只”和“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只”表示只會、只能,而“誆”表示欺騙、騙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只會利用欺騙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缺乏誠實和正直的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只誆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經常使用欺騙手段來達到目的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來批評那些不誠實、不正直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只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已不可考。但它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誠實和正直的重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只誆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只會誆人,從來不會做正事。
2. 這個人一直以來都是只誆不干實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只誆這個成語與騙人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生動的畫面,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誠實、正直相關的成語,如“誠實守信”、“正直無私”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個只誆的人,不值得交朋友。
2. 初中生(13-15歲):那個學生只會誆人,從來不做實事。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政客一直以來都只會誆人,不值得信任。
4. 大學生(19-22歲):在商場上,只誆的商家往往無法長久發展。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只誆的人往往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