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臼
基本解釋
(1).臼的美稱。 宋 梅堯臣 《食橙寄謝舍人》詩:“玉臼擣虀憐鱠美,金盤按酒助盃香。”
(2).特指仙道用以搗藥之臼。 宋 楊萬里 《謝陳希顏惠兔羓》詩:“金丹煉成 紫皇 喜,玉臼自攜銀漢洗。” 元 虞集 《仙游道士余岫云丹室》詩之三:“洞經即日修真訣,玉臼逢春浴舊丹。”
成語(Idiom):玉臼(yù jiù)
發音(Pronunciation):yù ji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的口才出眾或者能言善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玉臼是古代磨米的器具,形狀像一個圓筒,上面有一個長柄。成語“玉臼”比喻人的口才出眾,能言善辯,善于辯論和爭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口才出眾,能夠辯論和爭辯的場合。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辯才過人,能夠以言辭擊敗對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玉臼”最早見于《莊子·天運》:“齊景公問政于孔子,曰:‘吾欲殺顓頊。’孔子曰:‘殺之。’公曰:‘其言也,其行也,可殺乎?’孔子曰:‘玉臼殺牛,人決之;決人者眾,不可以為也。’”這個故事講述了齊景公想要殺顓頊,孔子卻說可以殺,但是他用“玉臼殺牛,人決之;決人者眾,不可以為也。”來比喻,意思是玉臼能磨碎牛骨,但是磨碎玉臼的人卻很多,說明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需要大家的共同決策,不能由個人決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是“玉臼”,謂語是“殺牛”或“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辯才如玉臼一般,能夠說服任何人。
2. 在辯論賽上,他以玉臼之辯,擊敗了對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玉臼”想象成一個有著鋒利辯才的人,能夠用言辭擊敗對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口才相關的成語,如“辯駁”、“辯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口才就像玉臼一樣厲害,能夠說服別人。
2. 初中生:在辯論賽上,他以玉臼之辯,成功擊敗了對手。
3. 高中生:他的辯才出眾,常常能夠用玉臼之辯說服別人。
4. 大學生:他的辯論技巧非常高超,可以說是玉臼中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