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頰河
基本解釋
古九河之一,今已湮,故道約在今 河北省 東光縣 之北、 泊頭市 之南。《書·禹貢》“九河既道” 唐 孔穎達 疏:“ 馬頰河 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也…… 太史 、 馬頰 、 覆釜 在 東光 之北, 成平 之南。” 元 范梈 《春日次韻友生絕句》之一:“ 馬頰河 陽近北辰,去來猶爾恨通津。”亦省稱“ 馬頰 ”。 元 丁復 《送楊友直赴刑部主事》詩:“邊靜 龍堆 月,河清 馬頰 冰。”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禹 九河故道,今傳其名,尚有存者。 徒駭 在 滄州 , 太史 在 南皮縣 之北, 馬頰 在 東光縣 界。”
成語(Idiom):馬頰河
發(fā)音(Pronunciation):mǎ jiá 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騎馬過河時,馬的嘴巴激動不安,象征心情不穩(wěn)定,形容人心情焦慮、不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馬頰河”源于馬在過河時的表現(xiàn)。馬在過河時,由于水流的沖擊和嘴巴的不適,會表現(xiàn)出焦躁、不安的情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在面臨困難、壓力或不確定的情況下,心情焦慮、不安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面臨重要決策、考試、面試、競爭等情境時,心情緊張、焦慮不安。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或困難時,感到不安和無法平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馬頰河”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王莽傳》中,記載了漢朝末年的一段歷史。當時,王莽為了穩(wěn)定政權(quán),派遣了大將軍公孫述去平定淮南地區(qū)的叛亂。公孫述率軍過河時,發(fā)現(xiàn)馬匹非常不安,表現(xiàn)出焦慮的情緒。這個情景被人們引申為形容人心情不穩(wěn)定、焦慮不安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為“馬”,謂語為“頰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考試,他如坐針氈,心情像馬頰河一樣不安。
2. 在面對困難時,不要像馬頰河一樣心情不穩(wěn)定,要保持冷靜和鎮(zhèn)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馬過河時的情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匹馬在過河時焦躁不安的樣子,將其與人在焦慮不安的情況下的心情聯(lián)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并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相關(guān)的成語和詞語來擴大對這個主題的了解。例如,“心如鹿撞”、“心驚肉跳”等成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緊張、恐懼或驚訝時的心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明天要參加的比賽讓我感到馬頰河,我好緊張。
2. 初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整個人都像馬頰河一樣不安。
3. 高中生:即將面臨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讓我心情像馬頰河一樣焦慮不安。
4. 大學生:找工作的壓力讓我感到馬頰河,我需要好好調(diào)整心態(tài)。
5. 成年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的心情都像馬頰河一樣不穩(wěn)定。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