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蜋奮臂
成語(Idiom):螳蜋奮臂 (táng láng fèn bì)
發音(Pronunciation):táng láng fèn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螳蜋是指螳螂,奮臂是指揮動臂力。比喻小小的力量也能有勇猛的作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比喻小人物也能有勇敢有作為的精神。螳蜋是一種昆蟲,體型很小,但是在捕食時常常會揮動前臂,具有很強的攻擊力。螳蜋奮臂形容小人物也能有勇敢有作為的精神,不畏艱難困苦,積極奮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小人物有勇敢有作為的精神,鼓勵人們積極奮斗,不畏艱難困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有一位古代將軍,他手下只有一支很小的部隊,但是他們勇猛無比,戰勝了強大的敵人。有人問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回答說:“螳蜋奮臂。”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演化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螳蜋奮臂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名詞和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盡管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小職員,但他總是螳蜋奮臂,充滿了奮斗的精神。
2. 這個小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他們螳蜋奮臂,勇猛無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螳蜋和奮臂的形象結合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小小的螳螂揮動著前臂,充滿了勇敢有作為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蚍蜉撼樹”、“黔驢技窮”等,來進一步拓展對小人物有勇敢有作為精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盡管我只是一個小學生,但我也要螳蜋奮臂,努力學習。
2. 初中生: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也要螳蜋奮臂,勇往直前。
3. 高中生:盡管我們是高中生,但我們也要螳蜋奮臂,為夢想努力奮斗。
4. 大學生:即使我們只是大學生,但我們也要螳蜋奮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5. 成人:即使我們只是普通人,但我們也要螳蜋奮臂,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